配额制把确定性提高了,对行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随着市场的下滑,组件出口市场的集中度继续降低,新兴市场(南美、中东北非)为主的遍地开花局面继续发展。在硅片方面,这样情况更加明显,去年硅片的增长率,同比增长了41.5%,在上半年增速39%,与去年差不多,但把531新政后的3个月加上就变成了2.1%。
并且是一方面大幅度的降价,一方面出口额还在两位数的增长,这说明我国光伏出口量的增长十分可观。上半年,户用光伏发展速度快于预期,但是531新政发布之后几乎陷于停顿。在组建环节,去年增长41.2%,今年上半年增长24%,把531新政后的3个月加上不到4%,这样一个增长率,预计到了年底增长的幅度还要降低,甚至可能走向负增长。其中,我国电池片海外产能大约已经有11GW,组件产能超过15GW,现在10几个GW已经相当大了,欧洲一个州也不过几个GW。光伏产业可能暂时经历了挫折,但是从长远来看,国家还是大力支持光伏的。
但这也会衍生出新的问题,比如我国光伏的海外产能跟国内产能的竞争,以及国内会不会逐步的往空心化发展,或者实体经济跑到国外去等一系列问题值得警惕。在电池片以及组件方面,也是同样的。制定更具前瞻性的发展目标。
他认为,国际性的合作将是中国企业的第一个机遇,明年是海外市场爆发的一年,预计将有36~40个国家将进入吉瓦级装机规模。他透露,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梁志鹏表示,支持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方向并没有改变,要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壮大清洁能源产业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落实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最终实现比化石能源电价更低,也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虽然十三五规划中光伏装机的目标不是约束规模,不会限制更高的装机,但在十三五行至半程时,规划目标的调整也成为必要。
但由于补贴资金来源单一,征收率不高等问题,补贴拖欠问题日益严重,给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境,这已是光伏行业的普遍痛点。而挑战在于,制造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进行降本增效,寻求技术创新。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振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也表示,国家还是对光伏产业保持大力支持的态度,应该对国内市场充满信心。分布式光伏继续保持较快速增长,浙江、山东、河南是分布式光伏增长比较多的地区。首先,非技术成本过高。其次,非技术性因素推高了国内光伏发电成本,光伏补贴拖欠时间普遍在两年以上,加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11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关于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座谈会,商讨十三五光伏发电及光热发电等领域的发展规划目标的调整。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清洁、可持续的光伏发电已成为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选择。第三,认可户用光伏单独管理。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近期表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是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更是推进消费革命、推动能源生产和转型的重要措施。
据了解,本次会议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第一,明确2022年之前都有补贴,有补贴项目和评价项目并行。2017年国家能源局组织启动了70万千瓦的平价风电项目建设。
财政补贴对新能源发展初期的规模化发展和成本快速下降作用不可替代。9~10月份产量有所提升,分别为1.85万吨、2.10万吨,环比增幅为17.8%、13.5%。
现在光伏电池、组件成本不断下降,但是与光伏技术无关的成本,比如土地成本、电网接入成本等在加大成为影响和制约光伏系统成本快速下降的重要因素。通过改革创新,特别是电力领域的改革创新,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更便捷、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良的公共平台,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券商大举抛售,让人以为光伏风光不再。户用光伏从业者和经销商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按产量排序,前7家企业9月份产量共计13600吨,占总产量的73.4%,其中月产量在千吨以上的企业有5家,分别为:江苏中能、新特能源、四川永祥、亚洲硅业、新疆大全,占9月份总产量的63.4%。531新政对行业的影响,从光伏上市企业的三季报可以明显看出。
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企业,受531新政冲击需求下滑较大。实现归母净利润16.91亿元,同比下滑24.53%。
利好,能激励多久?多重利好刺激下,11月5日,光伏板块延续涨势,隆基股份、阳光电源、钱江生化、林洋能源、通威股份等多只股票上涨甚至涨停。大量从业人员失业、转行。
要加速新能源的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实现和化石能源平价,实现没有补贴的发展。但行业仍然面临着困难和问题,新能源上市公司连续跌停,市值损失3000多亿元。
531新政后,户用光伏市场规模锐减近乎停滞,无补贴户用光伏系统投资经济效益较差。这让我备感振奋,充满信心。10月份,7家企业月产量在千吨以上,分别为:江苏中能、新特能源、新疆大全、四川永祥、洛阳中硅、东方希望、亚洲硅业,产量共计16030吨,占总产量的76.2%。梁志鹏表示,今后一段时期,积极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历史性任务,要加快完善发展政策体系。
减补贴,降电价,是否意味着政策支持力度减弱?我们应该有全面的理解。要解决补贴拖欠问题,需要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解决。
以光伏发电为例,与化石能源相比,其在可再生和环保方面更具优势。这次会议,是今年跌宕起伏的光伏行业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从会上释放的信号可以让人感受到,光伏产业寒冬中的希望和温暖。
银行缩减对户用光伏业务的信贷支持,95%以上的户用光伏经销商都已转行甚至破产。特别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我们将按照已明确的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要求,向各省(区、市)分解下达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全部电力消费量的比重指标,明确相关市场主体和政府部门的责任,为新能源的发展创造良好持久的市场需求。
国家能源局相关领导表态,仍会继续支持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清洁能源类型之一光伏的大力发展,根据2016年12月发布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指标为105吉瓦、光热发电装机容量指标为5吉瓦。第三,户用光伏近乎停滞。同时,我们要大力关注全球市场,立足于全球市场来考虑问题并更注重转变发展模式、注意发展节奏并提质增效因为我们已进入了由粗放式到精细化、由拼规模拼速度拼价格向拼质量拼效益、由依赖补贴到逐渐实现平价转变的新型发展阶段。其次,补贴拖欠,安装量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刘汉元在发言中建议,其一,应坚定推动我国能源革命,明确可再生能源方向。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上释放的对于民营企业的鼓励和激励政策,坚持两个不动摇的推动态度给光伏行业带来了重振的希望,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国家能源局10月底召开的例行发布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光伏发电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4.54吉瓦,其中,光伏电站新增17.4吉瓦,同比减少37%。9月份开始,具备复产能力的检修企业陆续恢复正常生产,供应能力逐步提升,但截至10月底,国内多晶硅产量尚未恢复至上半年月均供应量。
大量存量户用光伏项目无人运维,项目安全风险将大幅提高等问题凸显。阳光电源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6.45亿元,同比减少15.01%。